STX币是Stacks区块链的原生代币,而Stacks是比特币的「Layer2」网络(相当于比特币的「辅路」),主要用途包括质押赚比特币分红、支付Stacks生态内的交易手续费,以及参与网络治理。它的核心价值是连接比特币与去中心化应用(DApp),让用户既能享受比特币的安全,又能体验更灵活的区块链功能,适合想低成本参与比特币生态的普通人。
上周和发小阿强吃火锅,他刚入crypto坑俩月,手机屏幕一直亮着行情软件,划到STX的时候突然戳我胳膊:「哎,这币我见过好几次,跟着比特币涨,但名字里没「比特」俩字,到底是干啥的?」我夹了片毛肚往辣锅里涮,想了想——得用他能听懂的话解释,毕竟我第一次接触STX的时候,也差点把它当成了山寨币。
其实STX是Stacks网络的「燃料」,就像以太坊的ETH一样,但它俩的「后台」不一样:Stacks是比特币的「Layer2」。啥叫Layer2?你可以理解为,比特币是条特别堵的主干道,只能慢慢走大车(比如大额转账),而Stacks是旁边的辅路,能走更多小车(比如小额交易、玩DApp),但所有车最终都得回到主干道(比特币区块链)确认,所以安全还是比特币给兜底。STX就是这辅路的「过路费」和「通行证」。
我用STX最多的地方,是「质押赚比特币」——这也是它最实在的用途。去年年底,我在社区里听人说,把STX质押给节点(就是帮网络处理交易的服务器),能收到比特币分红。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把手里1000个STX质押了进去,没想到每周五晚上都会收到一点比特币,有时候是0.0001个,有时候是0.0002个,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啊!而且这是比特币,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代币,感觉比存余额宝强多了。阿强听了眼睛都亮了:「真的?那我也试试!」现在他每周都会给我发消息:「这周又收到比特币了,够买杯奶茶!」
第二个用途是「支付手续费」。比如我上个月在Stacks上买了个比特币主题的NFT,叫「Bitcoin Pizza」(致敬当年用1万个比特币买披萨的哥们),手续费才花了0.01个STX,换算成人民币也就几毛钱。要是在以太坊上买,手续费得几十块,够我吃顿外卖了。而且这NFT是存在比特币生态里的,我把它挂在钱包里,朋友问的时候,我能骄傲地说:「看,这是比特币上的NFT!」
还有「参与治理」——这是我觉得最有「参与感」的用途。上个月Stacks社区投票要不要降低质押门槛,我虽然只有1000个STX,但也投了一票(选的是「降低」,因为这样更多人能参与进来)。结果虽然没中,但那种「我能决定网络未来」的感觉挺爽的,不像某些大币,决策权都在庄家手里。
至于未来的用途,我听社区里的老玩家说,可能会有更多和比特币结合的DeFi应用,比如用STX借比特币,或者做流动性挖矿。虽然现在还没普及,但想想就觉得有意思——比如我用STX做抵押,借点比特币出来炒,赚了再还回去,这不比直接买比特币风险小?
其实STX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潜力百倍币」,就是个能让我实实在在参与比特币生态的工具。它不像比特币那么贵(现在一个STX才几块钱),也不像以太坊那么火,但胜在「稳」——跟着比特币涨,跌的时候也没那么狠。上次阿强质押了STX之后,给我发了条语音:「每周收到比特币的时候,感觉像捡了个小钱包,挺开心的。」我笑着回复他:「这就是STX的魅力啊,不搞虚的,就帮你在比特币生态里赚点零花钱。」
要是你也想试试,记住:先选个靠谱的钱包(比如Leather),再找个评分高的节点质押,操作挺简单的。对了,别贪多,先小金额试试——毕竟 crypto 有风险,赚点零花钱就行,别把吃饭钱都投进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