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火起来后,常被朋友问“怎么买不亏”。作为踩过“图片消失”“项目跑路”“追高接盘”三次雷的“过来人”,我想和大家聊聊真实的风险——不是行业术语里的“非同质化”,而是真金白银的教训;再说说我摸索的“保命”方法,帮你少走点弯路。
上周和阿杰吃火锅,他举着手机凑过来,屏幕里是张像素风格的猴子头像:“你看这玩意儿,去年有人花10万买,现在翻三倍!我是不是也该冲?”我盯着那只“稀有款”猴子,想起去年自己买的“限量数字牡丹画”——现在打开链接只剩一片空白,得亏当时没投太多,不然这顿火锅都吃不安稳。
先说说我踩过的三个“血坑”
第一个坑:藏品“凭空蒸发”。去年春天,刷到个平台广告,说“知名国画家授权,全球仅限100份数字牡丹”,我想着“限量=升值”,咬咬牙花2000块买了一份。结果上个月想看看涨了没,平台链接直接404,客服微信早把我拉黑了。后来查了下,这平台根本没备案,项目方是匿名的,卷了钱就跑,我的“牡丹”变成了空气。
第二个坑:被“故事”骗得晕头转向。朋友小宇更惨,去年买了个“元宇宙海边别墅”NFT,项目方说“未来能在里面开派对、收租金,收益翻倍”,他凑了5万买了套“一线海景”。结果才过三个月,项目方就消失了,所谓的“元宇宙别墅”连个测试版都没有,5万打了水漂。他说:“当时就信了‘元宇宙未来’的鬼话,没想想‘未来’到底能不能来。”
第三个坑:追高当“接盘侠”。去年夏天,朋友圈有人晒“某系列NFT涨了10倍”,我眼红得不行,赶紧凑了3000块买了一个。结果买的当天晚上就开始跌,现在只剩几百块,挂在平台上一个月都没人要。后来才知道,人家晒的时候已经是涨完的“顶点”,我刚好接了最后一棒——典型的“别人赚钱你没赶上,接盘你冲在前面”。
踩雷之后,我总结了四个“避坑秘诀”
秘诀一:先查项目方的“户口”,匿名的一律pass
现在我买任何NFT之前,一定会问三个问题:“团队是谁?有没有公开信息?过往做过什么项目?”比如用区块链浏览器(比如Etherscan)查合约地址,看看有没有“锁仓”(就是项目方不能随便卖自己的代币,防止跑路);如果项目方连名字都不敢露,或者只有一堆“元宇宙”“Web3”的口号,果断关掉页面——毕竟,敢站出来的团队,至少比匿名的更怕“翻车”。
秘诀二:别信“稳赚不赔”的承诺,天上不会掉馅饼
上次有个朋友拉我进群,说“有内部消息,这个NFT下周肯定涨5倍”,我直接退群了。因为我知道,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尤其是NFT这种“没有实体”的东西,波动比股票还大。那些说“稳赚”的人,要么是想割你韭菜,要么是自己也不懂——真有稳赚的机会,人家早偷偷买了,还会告诉你?
秘诀三:小额试水,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我现在买NFT,只拿“零花钱”——每个月从工资里拿出1000块,就算全亏了,也不会影响房租和饭钱。毕竟,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影响正常生活”。要是把买房的钱、养老的钱都投进去,万一亏了,哭都没地方哭。我同事之前把年终奖全投了NFT,结果亏了一半,现在每天吃泡面,教训太深刻了。
秘诀四:选“有真东西”的藏品,别买“空气”
什么是“有真东西”?比如和知名IP合作的(比如迪士尼的NFT、漫威的数字漫画),或者有实际应用的(比如能兑换演唱会门票、线下商品的),再或者是艺术家本人亲自创作的(有签名、有版权证书的)。这些藏品至少有“实际价值”,不是靠炒作起来的“空气”。比如我上个月买了个某乐队的NFT,能兑换他们演唱会的优先购票权,就算没涨,至少能用到——总比买个“匿名画家的数字石头”强。
最后想说:投资是场“修行”,别急着发财
现在我再看NFT,就像看楼下的奶茶店——有的店用真牛奶、真茶叶,排队两小时也值得;有的店用香精、色素,喝一口就后悔。NFT本身不是“洪水猛兽”,但也不是“发财神器”,关键是你怎么选。
我还记得第一次踩雷的时候,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恨自己太贪心。后来慢慢想通了:投资嘛,就是交学费的过程,只要学费交得值,以后就能少踩坑。现在我买NFT,再也不冲动了,先查背景,再看价值,小额试水,就算没赚,也能图个乐子——比如我买的那个乐队NFT,昨天刚收到优先购票码,比别人早一步抢到了票,这就够了。
对了,阿杰后来没冲那个猴子头像,他说:“听你这么一说,我还是先看看再说,万一踩雷了,火锅钱都没了。”我笑着说:“这就对了,赚钱的前提是,别先把本金赔没了~”
其实啊,不管是NFT还是别的投资,最重要的还是“不懂不碰”。毕竟,钱是自己的,得花得明明白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