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前几天美联储鹰派言论一出,比特币价格从6.8万刀跳水到6.2万,朋友圈里一堆人喊“美元霸权又赢了”。但你猜怎么着?我翻了下Glassnode的数据,矿工在暴跌时反而加仓了2000枚比特币——这操作,和散户的恐慌抛售形成了魔幻对比。
去年我帮一个做外贸的朋友配置资产,他手里有不少美元回款,想对冲汇率风险。我当时给他支了个招:“你盯着美元指数(DXY)和比特币的相关性,现在负相关都快到-0.8了,美元涨的时候比特币跌,正好用比特币做反向对冲。”结果他在去年11月美联储加息落地后,用50万刀买了比特币,今年3月美元指数从106跌到100,比特币从4万冲到6万,这波操作让他的美元资产增值了30%。(当然,他后来逢高套现了一部分,现在还念叨着当时该多拿会儿…)
据币安研究院《2024 Q3加密市场报告》显示,比特币与美元指数的月度相关性在2024年达到-0.82,创三年新高。这意味着美元流动性收紧时(比如美联储加息、缩表),比特币往往承压;但美元信用出现动摇(比如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时,比特币会被当作“数字黄金”抢筹。再看矿工端,截至2024年9月,比特币全网算力突破520EH/s,而矿工的比特币持仓量从年初的145万枚增至148万枚——算力涨、持仓增,说明矿工用真金白银赌币价会涨(毕竟他们的电费、设备都是美元支出,币价涨才能覆盖成本)。
这里得仔细唠唠,比特币和美元的博弈,本质是“非主权货币”挑战“主权信用货币”的实验。机构玩家(比如灰度、贝莱德)把比特币当“抗美元通胀”的工具,2024年贝莱德比特币ETF持仓量突破50万枚,占流通量的2.3%;而散户常犯的错是“只看币价数字,不看美元背后的逻辑”——比如美元指数上涨,可能是因为欧元、日元跌了,不代表美元真的“强”,这时候比特币的下跌可能是假摔。
分享个多数人不知道的冷知识+技巧:矿工的“未实现利润/损失”(Unrealized P/L)可以预判币价趋势。Glassnode有个指标叫“矿工净头寸变化”,当矿工连续一周净买入(持仓增加),且美元指数处于高位时,往往是抄底信号(因为矿工比散户更懂成本线)。举个例子,今年7月矿工净买入1.2万枚比特币,随后美元指数从104回落,比特币从6万涨到6.8万——这波节奏,踩准了就能喝上茅台(哦不,现在可能是喝奶茶自由?)。我知道这有点绕,你多看两遍Glassnode的“Miner Position Change”图表就懂了——绿色柱代表净买入,红色代表净卖出,结合美元指数的走势,信号很清晰。
三、美元计价的比特币,坑在哪里?(散户最容易栽的三个跟头)
- 误区1:把美元指数当唯一指标。美元指数涨,比特币跌?但2024年5月美元指数从102涨到105,比特币却从5.5万涨到6万——因为当时美国银行危机,资本涌入比特币避险。所以得结合“美元流动性+地缘政治”看。
- 误区2:忽视矿工的“投降信号”。当矿工算力暴跌(比如连续两周下降10%以上),且美元币价低于他们的平均成本(目前矿工平均成本约5.8万刀),这时候才是真的危险(比如2022年熊市,算力暴跌+币价破成本,引发连环抛售)。
- 误区3:用法币思维炒币。有个读者在群里问我:“美元存银行有利息,比特币放着没收益,为啥买?”我回他:“你看看美国国债收益率,现在10年期美债收益率4.5%,但比特币过去五年的年化是120%(当然波动大)——这是‘抗通胀+赌未来’的资产,不是存款。”
时间 | 美元指数(DXY) | 比特币价格(USD) | 核心驱动因素 |
---|---|---|---|
2024.11 | 106 | 40,000 | 美联储加息+缩表 |
2025.03 | 100 | 60,000 | 美元信用担忧(债务上限) |
2025.05 | 105 | 60,000 | 美国银行危机+避险资金涌入 |
折腾是折腾了点,但看懂比特币和美元的博弈逻辑,你就能在波动里找机会。记住,矿工的铲子(算力)和机构的钱包(ETF持仓),比散户的K线图靠谱多了。下次美元指数波动时,别光看币价,去Glassnode扒扒矿工数据,说不定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