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 Buterin 的新 ZK 技术提案及其对以太坊未来的影响

币搜网报道:

以太坊的发展始终以其适应新兴技术范式的能力为标志。2025年,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正引领着向零知识(ZK)证明系统的变革,近期提出的提案旨在提升以太坊的可扩展性和隐私性。这些变革,包括移除modexp预编译和引入GKR协议,正在重塑二层解决方案和隐私资产的投资格局。

Modexp 预编译:一个遗留的瓶颈

Buterin 指出 modexp 预编译(一项专为 RSA 加密中的模幂运算而设计的遗留功能)是一个关键障碍。

可扩展性。根据一项

这种预编译方式会使 ZK-EVM 证明的计算负担比标准块增加高达 50 倍,从而抑制 ZK-rollups 和其他扩展方案的效率。Buterin 认为,通过将 modexp 替换为标准 EVM 代码,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即使暂时增加某些特定应用的 gas 成本,也能降低证明生成的复杂性,因为

这种权衡优先考虑长期的生态系统稳定性而非短期的便利性,与以太坊更广泛的零知识优先架构愿景相一致。

modexp 预编译功能最初是为 RSA 等加密操作而引入的,但现在仅服务于极少数用户(约 0.01%)。

将这些用例迁移到像 SNARKs 这样的高级系统,将进一步简化以太坊的加密基础设施,正如以太坊基金会的隐私集群计划所指出的那样。

.

GKR协议:零知识效率的质的飞跃

与 modexp 全面改进相辅相成的是 Buterin 的 GKR 协议,这是一种突破性的证明系统,可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加速交易验证。详情请见……

GKR协议能够在消费级硬件上实现每秒200万次Poseidon2哈希计算,并且仅需50个GPU即可验证以太坊区块——远超传统方法。该协议不仅降低了计算开销,还增强了抗量子攻击能力,这在加密货币领域日益受到关注。

GKR协议是以太坊“精简以太坊”(Lean Ethereum)愿景的基石,该愿景强调简洁性、速度和安全性。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链上验证资源的使用,GKR为即时交易确认和更广泛的机构采用铺平了道路。例如,据Bitget报道,花旗银行和万事达卡已经集成了ZKsync的Prividium解决方案,用于构建以隐私为中心的基础设施,这标志着区块链应用正向企业级应用转型。

市场影响:零知识驱动的增长和机构采用

基于ZK的资产的投资价值正在提升。

据 Bitget 报道,ZKsync 的原生代币 (ZKS) 在 2025 年 11 月 Atlas 升级后价格飙升 150%,此次升级实现了每秒 15,000 笔交易 (TPS) 的速度提升,且 Gas 费用接近于零。这一性能飞跃凸显了 ZK-rollups 在解决以太坊可扩展性挑战方面的切实价值。

机构采用是另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正如雅虎财经报道的那样,由伊戈尔·巴里诺夫领导的以太坊基金会“面向机构的以太坊”计划正在加速整合零知识证明和同态加密等隐私保护技术。这些努力在监管合规性和安全、可编程金融之间取得了平衡,使以太坊成为企业极具吸引力的平台。

投资考量:平衡风险与回报

尽管技术进步令人瞩目,但投资者必须权衡潜在风险。正如 CryptoNews 报道,替换 modexp 预编译程序最初可能会增加传统应用程序的 gas 成本,但 Buterin 认为这是提高长期效率的必要步骤。此外,基于 ZK 的项目能否成功取决于生态系统整合和代币实用性。例如,正如 Bitget 报道,ZKsync 向收益挂钩的实用代币转型,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价值循环,从而增强了其投资吸引力。

金融专家强调评估零息资产的三个因素:
1.技术进步:在 GKR 和 modexp 替代方案等协议方面积极开展研发的项目。
2.生态系统整合:与机构和二层解决方案建立合作关系。
3.代币经济学:与网络增长相一致的效用驱动型模式。

结论

Vitalik Buterin 的零知识证明 (ZK) 提案正在重新定义以太坊的发展轨迹,使其成为可扩展、隐私增强型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领导者。对于投资者而言,关注点应该转移到利用这些创新技术的项目上,例如:

, 以及 Brevis,同时优先考虑稳健的代币经济模型和机构合作伙伴关系。随着以太坊向零知识优先模型过渡,未来 12-18 个月很可能决定这些资产的长期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8日 上午8:17
下一篇 2025年11月8日 上午8:18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理性看待区块链,提高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