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薪酬引领全球去美元化浪潮

币搜网报道:

金砖国家支付(BRICS Pay)实际上是一个跨境数字支付平台,目前正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同开发,旨在促进以本国货币进行的贸易。该系统旨在减少对美元和SWIFT网络的依赖,并为成员国提供一种无需通过传统美元结算方式即可处理国际交易的替代方案。

金砖国家支付跨境网络如何推动全球去美元化

起源与发展

金砖国家支付体系的雏形实际上在2014年福塔莱萨峰会上就已经奠定。成员国设立了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这些机构的设立旨在减少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金砖国家支付工作组于2020年代初成立,负责设计所需的技术架构。2024年10月,一个可运行的原型在莫斯科进行了演示。

在喀山峰会上,俄罗斯总统他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们正在研究扩大使用国家货币和结算方式的可能性,并希望建立能够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具。”

去美元化运动势头强劲。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正将自身定位为寻求摆脱西方控制的货币体系、实现货币独立的重要工具。

创建 SWIFT 的替代方案

自1973年以来,SWIFT已连接了200多个国家的11000多家金融机构。该系统在西方治理结构下运行。将某些国家排除在SWIFT之外,已成为针对俄罗斯和伊朗等国的地缘政治武器。BRICS Pay的设计初衷就是作为一种不受西方控制的替代方案。

金砖国家各自贡献其支付基础设施,共同构建更广泛的支付网络。印度的统一支付接口(UPI)正与中国的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俄罗斯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STFM)乃至巴西的Pix系统进行整合。这些技术的融合旨在实现无需美元中介的跨境交易。

在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时,承认了制裁的影响:

“美国实施的制裁越多,金砖国家就越会寻求不涉及美元的金融交易方式。”

美国一位高级官员的这番表态凸显了西方制裁实际上加速了新兴经济体寻求 SWIFT 替代方案的进程。

通过本币交易加速

金砖国家支付系统通过消除成员国间交易中的美元兑换需求,直接支持更广泛的去美元化议程。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表示,目前俄罗斯和中国之间超过90%的相互支付都以卢布或人民币进行。这与几年前美元主导此类交易的情况相比,标志着一个重大转变。

2024年喀山峰会强调了加强代理银行网络和扩大使用本币结算的重要性。这种做法可以降低受美国货币政策决策的影响,并有助于抵御制裁压力。

委内瑞拉总统尼古拉斯·马杜罗在金砖国家峰会上表示:

我们需要一套新的国际贸易经济议程,以及切实可行的货币兑换方案。建立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势在必行。

对该倡议的关注

其他并非金砖国家成员国的国家也对这一倡议表现出了高度关注。目前,已有13个国家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包括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和土耳其。这表明,新兴经济体寻求摆脱对美元依赖的替代方案的趋势日益明显。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探索无需依赖西方传统金融体系即可进行跨境支付的可能性,这一趋势在未来必将继续增强。

金砖国家支付平台(BRICS Pay)被宣传为寻求金融自主的国家的可行解决方案。尽管互操作性和货币转换系统等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但该平台仍被大力推广。该平台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扩展速度以及贸易量向该平台转移的程度,从而使其成为国际层面上可行的长期结算替代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9日 下午5:55
下一篇 2025年11月9日 下午5:55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理性看待区块链,提高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