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
经过ChangeNOW 的首席战略官
每一场金融革命都悄然开始,并非始于轰动的新闻头条,而是始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密货币也不例外。在代币价格和监管摩擦的喧嚣之下,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悄然展开:全球货币体系正在实时重塑。因为归根结底,加密货币的普及并非真正关乎代币本身,而是关乎连接全球的桥梁。
银行账户余额与钱包之间、美元与数字货币之间,存在着一条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鸿沟。真正的未来货币之战就在这里打响。而最近,摩根大通、Visa和万事达卡等传统金融巨头,也悄然跨越了这条鸿沟。
他们不再只是窥视围栏,而是正在搭建网络,传递的信息很明确:代币化现金,无论是稳定币、央行数字货币还是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都不是什么小众实验,而是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不妨直言:这是一场全面反抗延迟、不透明和高额费用的运动。因为一旦资金流动只需几秒钟而非几天,SWIFT、代理银行以及旧世界中那些“值得信赖”的中介机构存在的所有理由都将开始瓦解。
报告称代币化货币“能够清算有效资金并几乎瞬间完成支付结算”,这并非夸大其词。这并非小幅升级,而是对全球金融根基的重击。
概括
老卫兵眨了眨眼
你几乎能感觉到空气中的变化。摩根大通的Coinbase 宣布将于 2025 年中期上线加密货币并非作秀,而是一项正式声明。这家拥有超过 8000 万客户的美国最大银行,如今正通过用户常用的银行卡、账户和积分,直接为他们提供加密货币入口。
从今年秋季开始,Chase 信用卡持卡人就可以像买咖啡一样轻松地在 Coinbase 上购买加密货币:无需额外步骤,无需第三方应用程序,也无需忍受繁琐的界面。明年,他们将能够直接把 Chase Ultimate Rewards 积分兑换成 USDC,将忠诚度转化为流动性。到 2026 年,银行账户关联功能将使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转账实现即时到账。
“银行害怕加密货币”的说法已经站不住脚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市场其他参与者多年来都知道的事实:货币的未来不在于投机,而在于无摩擦的流动。
Visa 的悄然革命:将稳定币变成日常货币
当银行业成为新闻焦点时,Visa 却一直在悄然地从内部重建支付基础设施。该公司 2025 年的愿景是……与其说这是一份金融科技路线图,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份宣言。
Visa目前支持多种稳定币,例如美元、欧元等,并支持多个区块链。仅在2025年7月,它就支持了这些稳定币。支持全球美元、PayPal 美元和 Circle 的欧元/人民币,同时扩展结算兼容性至 Stellar 和 Avalanche。
但让我们仔细看看一个实际案例——这些功能让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稳定币余额在全球超过1.5亿家商户进行消费。Visa的代币化平台可以原生铸造、销毁和交易稳定币,这意味着您的USDC数字钱包可以接入每年交易额达数万亿美元的支付网络。
更快捷的跨境支付、更低的费用、全天候结算,所有这一切都无需更换您现有的系统。因此,当监管机构还在争论“加密货币整合”时,Visa 已经开始行动了。
万事达卡:在稳定币时代采取进攻策略
如果说Visa是低调的架构师,那么万事达卡就是西装革履的激进颠覆者。2025年中期,它加入了Paxos全球美元网络,这是一个受监管的稳定币联盟。USDG、USDC、PYUSD 和 FIUSD 在其整个支付生态系统中均有应用。
简而言之,使用这些稳定币的银行和钱包现在可以直接接入万事达卡的系统。稳定币发行、银行卡支付和跨境汇款——全部互联互通。
但精彩之处就在这里:万事达卡并没有止步于接受。其跨境平台现已直接处理稳定币流动。“单一凭证”很快将允许消费者互换使用法币和稳定币,模糊传统余额和链上流动性之间的界限。
还有Chainlink 支持在去中心化交易所直接购买加密货币。例如,如果您使用万事达卡在 Uniswap 上购买代币,Chainlink 会将法币支付转换为链上交易。
当第一个人使用信用卡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购买比特币时,这个人不会是黑客,而是你的邻居。而且收据上很可能写着“万事达卡”。
欧洲反击:欧元稳定币联盟
与此同时,经常被指责在数字资产竞赛中落后的欧洲,正在悄然筹划复兴。2025年9月,包括 ING、UniCredit、桑坦德银行和丹麦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宣布成立一家总部位于荷兰的新公司,发行以欧元计价的稳定币。
该支付系统符合MiCA标准,获得电子货币牌照,并得到欧洲大陆最大机构的支持,预计将于2026年推出。其目标是创建一个值得信赖的欧洲支付标准,该系统全天候运行,即时结算,并减少对美国基础设施的依赖。
因此,欧洲已经厌倦了依赖美国的稳定币和美元轨道货币体系。通过推出自己的欧元稳定币,该联盟实际上是在说:“如果我们无法战胜加密货币轨道货币体系,我们就利用它们。”
每个成员银行围绕这种稳定币,整合托管、钱包和合规等全新服务,使其超越货币的范畴,成为一种宣言。ING 的预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全天候即时跨币种结算。”
传统欧洲终于吸取了加密货币的教训:未来不会等到下班时间才到来。
代币化现金 vs. 旧式 Rails:不可避免的对决
所有这些举措的核心都隐藏着一个残酷的真相:我们用来转移资金的基础设施是史前时代的。
SWIFT转账通常需要一到五个工作日。每次在代理银行之间跳转都会增加成本、延误和风险。这种流程刻意不透明,是“信任”意味着“相信我们,我们会处理好”时代的遗留产物。
现在对比一下区块链。支付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结算,系统全天候运行。交易透明、可审计且可编程,最后一点——可编程性——至关重要。
货币即代码。这就是范式转变。想象一下,转账操作可以自动执行托管条件、外汇兑换或合规性检查,所有这些都嵌入在交易层中。
我们不谈理论了。已经证明,代币化支付可以在转账过程中自动运行反洗钱/了解你的客户 (AML/KYC) 检查。无需后台中间人,无需隔夜批量处理,只需对可编程货币进行实时合规即可。
这就是为什么Visa、万事达卡和摩根大通不仅仅是在“试验”。它们正在重写核心系统。我们正在见证全球商业的旧轨道被区块链基础设施所取代,这场悄然发生的革命将使SWIFT看起来像拨号上网一样过时。
一个拥有70多种法币支持的数字代币的世界
而且这并非仅限于美国或欧洲。代币化浪潮正席卷全球。
一家支付合规公司,目前已支持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70多种法币进行加密货币结算。他们的基础设施使本地企业能够直接将资金兑换成稳定币,完全绕过传统银行。这并非个例,而是新型贸易融资模式的实际应用。
各国央行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中国的电子人民币试点项目、欧盟的数字欧元项目,以及越来越多的加勒比和非洲央行数字货币,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法定货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
每一种新的稳定币和每一种新的代币化法币都会为全球网络增加一个节点。美元、欧元、巴西雷亚尔、印尼盾,等等。我们正朝着这样一个世界迈进:巴西出口商可以在几秒钟内从欧洲买家那里收到以欧元稳定币支付的BRZ(一种代币化的雷亚尔)。
没有SWIFT系统,没有中间机构,没有“工作日”。
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年度链上结算量已经超过……这使得区块链支付活动与Visa或SWIFT处于同一水平。仔细想想,这些原本被认为是加密货币“边缘渠道”的技术,其处理规模已经可以与它们原本想要颠覆的现有支付系统相媲美了。
不可避免的融合
那么这一切最终会走向何方?它将指向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代币化现金并非取代货币,而是取代其底层基础设施。取代电线、轨道、清算中心。取代我们习以为常的、被视为“安全代价”的官僚机构。它正被逐行重构,最终变成软件。
尽管传统主义者忧心忡忡,但这并非混乱,而是演进。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强化了传统金融中最优秀的部分——信任、合规性和普适性,同时剔除了低效之处。
Visa和万事达卡明白了。摩根大通明白了。欧洲银行最终也明白了。唯一的问题是:还有谁不明白?
对企业而言,这种转变并非可有可无。财务部门必须适应全天候流动性。跨境支付不再需要一周时间,只需几秒钟。监管机构不仅需要监管交易,还需要监管代码。
对于像ChangeNOW这样的加密原生平台来说,现在正是黄金时期。随着流动性分散在数百种法币代币和稳定币上,需要有人将它们连接起来,成为各种数字货币之间的通用翻译器。
最后的一些想法
金钱从来都具有政治性。其背后的基础设施,包括清算者、审批者和获利者,共同定义了权力。代币化现金并没有改变这种格局,它只是重新分配了权力。
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国家、银行和公司将掌控数字经济的新轨道。那些固守旧体系的,最终会像电子邮件时代的邮递员一样,虽然仍在投递邮件,却已无关紧要。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加密货币的普及”,而是全球价值转移在开放协议上的悄然标准化。而且,这一进程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快得多。
归根结底,普通人并不关心支付是“链上”还是“链下”。他们关心的是即时、低成本和全天候可用。一旦加密货币支付通道让这一切变得无感,大规模普及就势在必行。法币到加密货币的通道并非附属功能,而是新金融秩序的基石。
所以,没错,旧系统会抵制。SWIFT会游说。监管机构会拖延。媒体会大肆渲染“风险”。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因为一旦基础设施建成,一旦人们体验到实时、全天候、无国界的支付,就再也回不去了。
连接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的桥梁不仅正在打开,而且正在成为主要通道。很快,你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跨过了这条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