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
- 2025年11月14日
- |
- 19:10
几十年来,加快跨境企业支付速度的承诺被反复提及,却鲜有兑现。目前,在进口商和供应商之间转移数万亿美元的系统仍然建立在代理银行、时区延迟和货币转换费等诸多因素交织而成的体系之上。
要点总结:
- 阿里巴巴计划利用代币化银行存款来实现全球B2B支付的现代化。
- 摩根大通的 Kinexys网络将作为结算骨干网。
- 该系统旨在消除跨境贸易支付中 48 至 72 小时的延误。
- 在推广过程中,人工智能生成的合同和自动结算将协同运作。
但阿里巴巴真正颠覆的窗口终于到来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既不是加密货币,也不是央行数字货币,而是运行在私有区块链轨道上的代币化银行存款。
阿里巴巴并没有从自身技术入手,而是寻求与一家已运营大规模代币化结算系统的合作伙伴携手。这家科技巨头一直在与摩根大通旗下的Kinexys部门合作,后者已悄然将部分批发银行基础设施改造为可编程的、基于区块链的支付通道。目前,双方的合作已进入部署阶段,阿里巴巴正准备将其部分全球B2B支付流量迁移到这一新模式上。
为什么阿里巴巴认为代币化可以解决贸易问题
该公司支付团队表示,突破之处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可预测性。供应商经常反映,发票可能滞留在支付流程中两到三天,而且无法清楚地了解资金究竟被冻结在哪里。由受监管机构持有的美元和欧元支持的代币化存款,即使企业位于地球两端,也能在参与银行之间即时结算。
取消 48-72 小时的等待期,出口商可以更快地获得现金流,而买家则可以避免因延迟结算而产生的连锁罚款和纠纷。
在阿里巴巴的战略中,人工智能先于区块链。
支付改革还包括一项独立但互补的举措。阿里巴巴一直在测试Agentic Pay,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将供应商和买家之间的聊天记录转化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付款协议,并自动生成放款指令。其理念是在解决结算瓶颈之前,先消除纸质流程的瓶颈。
只有当合同和结算这两个层面都实现数字化之后,阿里巴巴才认为区块链会变得强大。
为什么摩根大通是逻辑支柱
尽管科技平台已尝试使用加密稳定币进行国际贸易,但跨国公司通常不会采用游离于主流银行监管之外的资产。摩根大通的代币化模式维持了这一现状。
区块链提供智能合约功能,同时具备支付保障、合规控制和完整的监管可追溯性。对阿里巴巴而言,其吸引力在于无需任何创新——银行基础设施已然存在;区块链仅仅是结算引擎,而非一种新的货币。
如果十二月正式上线会发生什么?
阿里巴巴的部署计划目标是在12月底完成,首先重点在交易量大的供应商通道进行试点,之后逐步扩展。分析师预计,如果试点成功,结算量每年可能增长数十亿美元,这并非因为支付行业需要新技术,而是因为供应商会采用任何能够可靠缩短收款时间的技术。
更广泛地说,如果该系统被证明具有可扩展性,它可能会影响政府和银行对数字货币的看法。代币化存款可能成为加密货币极端主义者和反对者都认可的途径。
支持者预测——这是一种在不取代现有货币的情况下,加快全球商业运作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