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 2025年,韩国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处于十字路口。在全球市场低迷之际——比特币价格跌破9.5万美元,主要平台交易量下降40%——像Upbit和Bithumb这样的韩国本土交易所正面临双重挑战:监管限制和过度依赖散户交易手续费的商业模式。尽管这些平台历来依靠散户投资者的热情蓬勃发展,但当前的“加密货币寒冬”暴露了其结构性脆弱性,迫使它们重新评估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监管的钢丝:合规与创新
韩国的监管环境已成为一把双刃剑。金融服务委员会(FSC)、韩国金融情报机构(KoFIU)和金融监督院(FSS)都面临着监管方面的挑战。
其中包括对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 (VASP) 的强制注册,以及对超过 100 万韩元的交易实施“旅行规则”。这些措施虽然对遏制非法活动至关重要,但也无意中扼杀了创新。交易所现在被限制提供机构级服务,例如衍生品和 ETF——而这些工具是全球同行(例如……)所依赖的工具。 币安利用这种方式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
结果如何?韩国交易所形成了一种“影子监管环境”,导致其监管水平落后于国际竞争对手。例如,Upbit交易所第三季度的交易量达到2864亿美元,但这一数字却远低于其监管水平。
全球平台。正如一位业内高管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进行监管改革,韩国在全球数字金融领域将面临沦为边陲小镇的风险。”
市场脆弱性:零售业驱动的困境
过度依赖零售交易手续费使得韩国交易所特别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2025年11月初,主要平台的日交易量……
这是自2025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下跌与投资者行为的更广泛转变同时发生:散户交易者,曾经是市场的生命线,如今却越来越少地参与市场。 理由是合规成本上升和感知风险增加。
雪上加霜的是,
交易费用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虽然平台试图通过加快代币上线速度来抵消这一影响——2025年新增391种代币,同比增长47%——但这种策略对解决根本的结构性缺陷收效甚微。
多元化势在必行:前进之路
尽管多元化战略的具体案例有限,但2025年已经出现了一些适应的早期迹象。其中最显著的发展是:
韩国历史最悠久的交易所。尽管Bybit否认知晓这笔潜在交易,但相关讨论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外国公司越来越多地收购本地交易所,以绕过监管障碍并拓展机构服务业务。 经过两年的监管程序,这一模式得到了印证。
监管政策的变化也暗示着潜在的转型。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已经
旨在提振投资者信心。与此同时,像李在明总统这样的政治领导人也采取了行动。 此外,还将推出韩元支持的稳定币,这标志着韩国正逐步向机构级基础设施开放。如果这些举措得以实施,交易所将能够提供衍生品和托管服务,使其符合全球标准。
未来之路:平衡合规与增长
韩国交易所要想在后寒冬时代蓬勃发展,需要找到一条微妙的平衡之路。监管机构必须简化政策,允许机构服务发展,同时保持反洗钱/反恐融资的严格性。而交易所则必须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摆脱对零售交易的过度依赖——由于缺乏衍生品市场以及ETF推广缓慢,这项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风险巨大。随着全球市场围绕拥有健全制度生态系统的平台进行整合,韩国交易所若不做出相应调整,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未来几个月将考验韩国能否将其严格的监管转化为竞争优势,还是会成为错失良机的反面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