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 过去两年,以太坊的治理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标志是机构采用率的激增以及去中心化理念的重新定义。随着全球金融巨头如 , , 和 加深与……的融合 及其二层(L2)解决方案, 以太坊在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和稳定币结算方面的应用已经稳固。然而,这种机构认可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以太坊究竟是在沦为华尔街的资产,还是在成为去中心化的公共产品?
机构采纳:一把双刃剑
以太坊的机构采用指标令人震惊。
目前已部署在该网络上,占总市场份额的 53%。与此同时,稳定币交易量达 670 亿美元。 以及价值 350 亿美元的 USDC。 在数字美元结算方面,这些数据凸显了以太坊对寻求可扩展、安全代币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机构的吸引力。然而,这种增长与过去一年ETH/BTC汇率下跌56.39%同时发生。 例如来自……的竞争 Tron 已经超越了以太坊将其机构用户群体货币化的能力。
美国存托信托与结算公司(DTCC)采用ERC-3643,一种许可型代币标准,以及 与 ERC-3643 协会于 2025 年 7 月达成协议,进一步表明以太坊正朝着合规方向发展。尽管这些进展表明了机构的信心,但批评者认为它们可能会削弱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式。 “TradFi 的影响力可能会将合规性从一种限制转变为一种特性,从而改变以太坊的核心特性。”
维塔利克·布特林的角色转变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治理方面的影响力已经从一位富有远见的架构师转变为一位谨慎的管理者。
“僵化”的概念——锁定以太坊底层,优先考虑稳定性而非持续创新。他支持 ZKsync 在 2025 年推出的 Atlas 升级,该升级引入了 15,000 TPS 的处理能力和近乎瞬时的最终确认机制,正是这种转变的例证。 Buterin 将以太坊定位为一个可扩展性和隐私性并存的平台,同时又不损害底层完整性。
然而,这一策略恰逢布特林直接治理影响力下降。
以太坊越来越受社区驱动,62% 的已采纳以太坊改进提案 (EIP) 都来自非核心开发者。Buterin 倡导的“治理最小化”——将协议决策限制在必要的协调问题上——已经产生了影响。 虽然这与以太坊的长期愿景相符,但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心化的担忧。 决策权仍然集中在少数实体手中,破坏了网络的去中心化。
“华尔街化”叙事
“华尔街化”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以太坊机构化发展与其去中心化根基之间的张力。一方面,机构带来了资金、基础设施和监管合法性;另一方面,它们的优先事项——例如合规性和手续费收入——可能会掩盖以太坊开放获取和抗审查的精神。
这种紧张关系在以太坊的二层生态系统中显而易见。尽管 ZKsync 的成功吸引了机构资本,
蚕食了以太坊底层的交易手续费收入。同样地, 该基金会旨在保护1万亿美元的资产,但因其优先考虑机构需求而非社区驱动的创新而备受诟病。DeFi先驱者如Andre Cronje批评该基金会低估了长期贡献者的价值,且缺乏透明度。 基金会的优先事项引发了人们对长期可持续性的担忧。
然而,以太坊的治理调整——例如 EIP-7732(提案者-建设者分离)和 zkEVM 集成——表明了其致力于在合规性和去中心化之间取得平衡的决心。
以及隐私,在不损害以太坊核心原则的前提下满足机构需求。
结论:一种平衡之举
以太坊正处于十字路口。机构的广泛采用推动了RWA和稳定币结算的空前增长,但该网络必须应对中心化和治理能力削弱的风险。Vitalik Buterin直接影响力的下降反映出一个日趋成熟的生态系统,社区驱动的治理和市场力量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华尔街化”的论调依然存在,因为机构对以太坊的发展轨迹的影响日益增强。
对投资者而言,关键在于以太坊能否协调机构需求与其去中心化理念。如果以太坊网络能够在满足企业级扩展需求的同时,保持安全性、隐私性和可组合性,那么它或许能够避免沦为华尔街的专属资产。未来几个月将考验以太坊的治理机制能否在机构快速采用的时代坚守其创立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