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
- 2025年11月21日
- |
- 14:30
花旗银行和Swift成功完成了一项实验,表明现在可以使用支付对支付(PvP)模型同时交换法定货币和数字资产,全球支付领域正在形成一项重大发展。
要点总结:
- 花旗银行和Swift成功达成和解和同时使用 PvP 模型进行资产交易。
- 该测试增强了Swift现有的网络而不是更换银行的铁轨。
- 这一突破为机构规模的数字资产和稳定币结算铺平了道路。
这 这表明,传统的金融体系和区块链网络可能很快就能协同运作,而不是相互竞争。
融合两个世界,而不是取代一个世界。
该试验并非从零开始设计一个新网络,而是利用区块链专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编排工具和安全功能)升级了Swift现有的基础设施。
连接器。其目标并非构建一个“纯加密货币”转账系统,而是创建一个混合模型,使银行能够在不放弃现有系统的情况下与代币化资产进行交互。
该实验的核心是一个协调的消息传递层,用于监控交易的每一步。一个专门的托管功能确保区块链转账只有在法币部分确认后才能完成,从而消除了结算风险。系统自动处理交易双方,确保双方在整个过程中都不会暴露任何风险。
为了模拟真实的市场状况,花旗银行在以太坊的Sepolia网络上使用了测试用的USDC代币——这表明区块链资产可以与传统的外汇流动同步,而无需人工干预。
行业发展势头正在增强
两家机构都将此视为起点而非终点。Swift计划与更广泛的金融行业合作,完善该框架,以实现大规模数字资产结算的信息传递、互操作性和安全性标准化。花旗银行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称这项工作是构建全球基础设施以供机构采用的一部分,而非孤立的试点项目。
花旗集团研究部门预计,稳定币的发展势头将迅速增强。该部门预测,到2030年,在受监管的应用场景和机构参与的推动下,仅稳定币行业规模就可能接近1.9万亿美元。尽管目前大部分交易仍局限于交易用途——用作兑换回国家货币前的临时过渡手段——但稳定币的月度转账量已接近1万亿美元。
为什么和解仍然是缺失的一环?
尽管外汇系统如今能够识别代币化资产,但它们的设计初衷并非为了完美同步地完成法币和区块链支付。这一差距一直是阻碍数字美元在全球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的最大瓶颈之一。花旗-SWIFT模式直接针对这一问题,允许交易的双方同时结算,无论一方是通过银行进行交易,另一方是通过区块链进行交易。
此次试验并非花旗银行的孤例。该行近期与 Coinbase 合作,旨在简化机构支付流程,并宣布计划将其代币服务平台与全天候美元清算系统对接,以实现全天候跨境交易。展望未来,花旗银行正准备于 2026 年推出数字资产托管服务,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投资区块链驱动型金融基础设施最广泛的大型银行之一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