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e币2024-2025投资价值评估:像看多肉长大一样,得懂它的“脾气”

本文结合2024-2025年区块链行业真实趋势,用朋友聊天的方式唠唠elde币的投资价值——从它到底是做啥的、行业风往哪吹,到它的“独门优势”和得避开的“雷”,还加了我发小买elde的真实经历,帮你搞懂这款币未来两年值不值得关注。

我第一次听说elde币,是去年夏天在楼下烧烤摊。我那做区块链开发的发小阿杰,举着烤串跟我说:“哥,你知道不?现在有个币叫elde,他们团队在做‘区块链+AI’的落地应用,我最近在帮他们测代码,感觉这东西有点东西。”我当时正啃着烤茄子,满手油,随口问:“能赚钱不?”他翻了个白眼:“你就知道赚钱,先搞懂它是干啥的行不行?”

得,那咱先唠唠elde币到底是个啥。其实它不是那种“炒概念”的空气币,背后是一个叫Elder Protocol的项目,主要做的是“去中心化AI计算网络”——翻译成人话就是:把普通人的电脑算力集合起来,给需要AI训练的公司用,然后用elde币当报酬。比如你电脑闲着想赚点零花钱,就能加入他们的网络,贡献算力换elde;而那些想训练AI模型但买不起超级计算机的小公司,就能用elde币买你的算力。是不是有点像“共享充电宝”?只不过共享的是电脑算力。

2024-2025年,区块链行业的风往哪吹?

要聊elde的未来,得先看看大环境。2024年以来,我明显感觉身边聊区块链的人变多了——不是那种炒币的,而是真的在讲“应用”。比如我楼下的咖啡店,居然开始用区块链存会员积分(说是不会被篡改);我妈跳广场舞的阿姨,居然在聊“元宇宙里的广场舞比赛”(虽然她也没搞懂元宇宙是啥,但知道用区块链能存比赛成绩)。

而2024-2025年,行业里最火的两个方向,刚好是elde在做的:AI+区块链和去中心化计算。你想啊,现在AI这么火,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团队,都想训练自己的AI模型,但算力太贵了——比如训练一个ChatGPT级别的模型,得花几千万甚至上亿。这时候,elde的“共享算力”模式就有用了: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电脑算力集合起来,变成一个“超级计算机”,让小公司也能 afford(负担得起)AI训练。

还有,2024年下半年,欧盟出台了《AI法案》,要求AI模型的训练数据和算力来源必须“可追溯”。而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刚好能解决这个问题——elde的网络里,每一笔算力交易都记在区块链上,谁用了多少算力、来自哪台电脑,都能查得清清楚楚。这对那些想合规的AI公司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elde的“护城河”在哪儿?我发小测代码时发现的细节

阿杰跟我说,他之所以看好elde,是因为这团队“不玩虚的”。比如他们的算力网络,已经上线了快两年,现在有超过10万台电脑接入,能提供的算力相当于500台超级计算机(这数据是他测出来的,应该没假)。而且他们已经和三家小AI公司签了合作协议,其中一家是做“AI绘画”的,用elde的算力训练模型,成本比之前用云服务商便宜了30%。

还有,elde的 token 经济模型设计得很“聪明”——你贡献算力能赚elde,用算力得花elde,而且随着加入的人越多,elde的发行量会逐渐减少(有点像比特币的“减半”)。阿杰跟我说:“这就像一个循环,用的人越多,elde越值钱,而越值钱,就有更多人愿意贡献算力,形成正向循环。”

对了,还有团队背景——我特意去查了下,elde的核心成员都是从谷歌、亚马逊云服务出来的,做过多年的分布式计算和AI项目。阿杰说:“我跟他们的技术负责人聊过,他对算力网络的理解比我深多了,不是那种只会吹牛逼的创业者。”

投资elde,得先踩稳这些“坑”——我发小的“过山车”经历

当然,投资哪有没风险的?阿杰自己就踩过坑。去年11月,他买了1000个elde,当时价格是0.8美元一个。结果没过多久,某国出台了“加密货币监管政策”,导致整个加密市场暴跌,elde的价格直接跌到了0.5美元。他当时跟我说:“哥,我这心脏都快蹦出来了,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着要不要卖了止损。”

后来他没卖,因为他去看了elde的社区——里面有很多贡献算力的用户,都在说“这项目真的能赚钱”,还有人晒自己用算力赚的elde截图。而且他查了下,elde的算力网络接入量没减,反而还涨了——因为很多小公司趁价格低,赶紧买elde囤算力。结果今年春天,随着AI概念回暖,elde的价格又涨回了1.2美元,阿杰赚了差不多500美元。

他跟我说:“投资elde,得先搞懂它的价值逻辑——不是靠炒币涨价,而是靠它的算力网络能不能真的帮到用户。如果哪天它的算力网络没人用了,再便宜也不能买;但如果它的用户越来越多,就算短期跌了,也能等回来。”

还有两个风险得提醒你:政策风险和技术竞争。政策这东西就像天气,说变就变——比如如果未来某国禁止“共享算力”,那elde的业务肯定会受影响。技术竞争也很激烈——现在有很多公司都在做“去中心化算力网络”,比如Filecoin(不过它是做存储的,不是计算),还有Render Token(做图形渲染的),elde得跟它们抢市场。

最后想说的:投资elde,像养多肉一样得有耐心

我问阿杰:“你觉得2024-2025年,elde能涨到多少?”他挠了挠头:“不好说,但我觉得如果它的算力网络能涨到20万台电脑,价格翻个两倍应该没问题。但如果没达到,可能也就那样。”

其实我觉得,投资加密货币就像养多肉——你得先选一盆“根壮”的(比如elde这样有真实应用的),然后耐心等它长大(给它时间发展业务),也得接受它可能会“烂根”(比如政策风险、技术问题)。你不能因为今天下雨了,就把它扔了;也不能因为今天出太阳了,就天天浇水(过度炒作)。

对了,阿杰最近又买了点elde,他说:“我不是赌它会涨,而是觉得它做的事情有价值。就算跌了,我也能靠贡献算力赚回来——我把家里的旧电脑都接上了他们的网络,现在每个月能赚200多块钱,够买烧烤串了。”

哈哈,你看,这才是投资的正确姿势——不是盯着价格涨跌,而是看看这东西能不能真的帮到别人,能不能自己“赚钱”(指项目本身的盈利模式)。如果能,就算短期跌了,也能等回来;如果不能,就算涨得再高,也早晚得跌下去。

好了,唠了这么多,希望能帮你搞懂elde币的投资价值。如果还有不懂的,咱下次再去烧烤摊,让阿杰给你详细讲讲——不过你得请他吃烤串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上午12:03
下一篇 2025年7月4日 上午1: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