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Marvin币背后的团队有多“接地气”?创始人老周的“程序员逆袭”故事,核心成员里的“产品鬼才”和“社区活宝”,还有他们从车库创业到全球社区的真实经历,这篇文章给你扒得明明白白——没有高大上的包装,全是普通人“想做点有用的事”的热乎劲儿。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他突然拍桌子问我:“你说Marvin币那伙人到底什么来头?怎么社区里全是死忠粉?”我笑了,这事儿我还真知道点——因为去年春天我参加过他们在杭州的线下meetup,和创始人老周聊了一下午,还蹭了他们团队的烧烤局。
创始人老周:从大厂“码农”到“车库创业者”的叛逆
老周原名周明,今年36岁,说话带点杭州口音,穿件洗得发白的连帽衫,看着像刚从大学实验室出来的学长。他以前在阿里做了八年后端开发,用他的话说,“每天写的代码都是‘为了KPI而存在’,比如优化某个页面的加载速度0.1秒,用户根本没感觉,但领导要数据。”
2021年夏天,他突然裸辞了。原因很搞笑:那天他加班到十点,下楼买泡面,看见小区门口的阿姨在卖西瓜,举着二维码说“小伙子,用微信还是支付宝?”他突然想:“要是有一天,普通人能用加密货币买西瓜,那才叫有用的技术吧?”
于是他拉上两个阿里的同事,凑了20万,在滨江租了个车库当办公室。我问他为什么选车库,他挠头笑:“便宜啊,一个月才3000块,而且车库有那种‘要搞大事’的感觉——你看乔布斯当年不也是车库创业吗?”
最开始做Marvin的时候,他们连个像样的PPT都没有。老周说:“我们没找投资人,就自己凑钱做,因为怕投资人让我们‘改得更商业化’。我们想先做个普通人能看懂的钱包,比如注册的时候不用记助记词,用手机号就行——我妈都能学会的那种。”
核心成员:一群“不想当精英”的“怪才”
Marvin的团队里没有“华尔街归来”的高管,也没有“区块链博士”的title,但每个人都有段“不按常理出牌”的故事。
比如产品负责人小夏,是老周的大学师妹,以前在腾讯做产品经理,都要升总监了,突然跟着老周去了车库。我问她为什么,她笑着说:“老周请我吃了顿火锅,边吃边说‘你做的那些APP,用户用的时候是不是都得翻三页才能找到核心功能?咱们做Marvin,要的就是‘一眼就能懂’,让普通人也能玩得转加密。’我当场就拍板了——反正总监的位置什么时候都能坐,但能做件‘让妈妈用得上’的事,一辈子可能就这一次。”
现在小夏做的Marvin钱包,界面比微信还简单:打开就是“收币”“发币”“买币”三个大按钮,连“去中心化”这种词都没提。我妈上次用它买了点Marvin,还跟我说:“这比你教我用的股票APP简单多了。”
还有社区负责人阿凯,是个98年的小伙子,以前在B站做UP主,讲加密知识,粉丝有几十万,但总觉得“内容太硬核,没人真的听懂”。老周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在纠结要不要转行做电商。老周说:“咱们社区要的不是‘专家’,是‘能和用户唠嗑的人’。你把‘怎么用Marvin买奶茶’做成视频,比讲‘区块链底层逻辑’有用多了。”
现在阿凯是Marvin社区的“活宝”:每天在群里和用户聊八卦,比如“今天我用Marvin买了杯奶茶,老板问我这是什么币,我跟他说‘就是能买奶茶的数字钱’”;还组织线下撸串局,上次我去参加,看见有个阿姨举着手机说:“阿凯,你帮我看看,我昨天收的币怎么查余额?”阿凯蹲在她旁边,手把手教,像教自己奶奶用微信。
团队的“奇怪规矩”:不做“卷王”,要做“有温度的人”
我问老周:“你们团队和其他加密项目的团队有什么不一样?”他想了想说:“我们不做‘卷王’。”
他们团队有个规矩:每周五下午必须关电脑,一起去打羽毛球或者吃烧烤。老周说:“做加密的人容易变‘机器’,每天盯着行情、写代码,忘了自己为什么做这个。我们每周五必须‘离线’,去和真实的人打交道——比如上次我们去吃烧烤,老板问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说‘做数字钱的’,他说‘那能用来付烧烤钱吗?’我们当场就给他装了Marvin钱包,让他用Marvin收了钱。那天晚上,我们看着他拿着手机笑,觉得比拿到融资还开心。”
还有一次,他们做了个用户调研,有个阿姨留言说:“我用Marvin赚了点买菜钱,谢谢你们做了这么简单的东西。”老周把这句话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的墙上。他说:“这比任何‘技术突破’的新闻都管用,因为它让我们知道,我们做的东西真的帮到了人。”
结尾:一群“普通人”的“不普通”梦想
现在很多加密项目的团队都喜欢包装成“精英团队”,比如“来自华尔街的量化专家”“斯坦福的区块链博士”,但Marvin这伙人不一样——他们像你身边的朋友:会因为用户的一句好评高兴半天,会因为改不好产品熬夜吃泡面,会在成功的时候一起去撸串庆祝。
我问老周:“你们怕不怕被说‘不专业’?”他说:“专业不是装出来的,是让用户觉得‘好用’‘靠谱’。咱们做的是给普通人用的加密货币,就得像普通人一样活着——不然,怎么能懂普通人的需求呢?”
那天meetup结束的时候,老周送我出门,指着天上的月亮说:“你看,月亮之所以亮,不是因为它自己会发光,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我们做Marvin,就是想做那个‘反射光的月亮’,把加密的好处传给普通人。”
现在想想,Marvin币之所以有那么多死忠粉,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团队太“真实”了——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创业者”,而是“想帮普通人做点事的普通人”。就像老周说的:“加密不是富人的游戏,是所有人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机会递到普通人手里。”
哦对了,上次烧烤局上,阿凯跟我说:“等Marvin火了,我们要在全国开‘Marvin烧烤店’,用Marvin付账,老板是咱们社区的用户。”我笑着说:“那我肯定天天去吃。”他说:“没问题,给你打五折——用Marvin付。”
你看,这就是Marvin的团队:连梦想都带着烟火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