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G币不是“炒币工具”?看看它在东南亚的“接地气”操作

提到加密货币,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炒币”,但OMG币(OmiseGO)早就悄悄在东南亚搞起了“接地气”的应用——从泰国街头的小吃摊支付到菲律宾跨境给家人打钱,它把区块链技术变成了普通人能用的工具。本文结合真实案例和个人经历,聊聊OMG币在东南亚的实际用武之地,看看加密货币到底怎么“走进生活”。

去年夏天我在曼谷考山路瞎逛,中午饿了蹲在路边吃泰式炒河粉,老板举着个蓝白相间的二维码说“可以用OMG付哦”,我当时手里还攥着刚换的泰铢现金,差点把手机掉在河粉碗里——这不是我之前在交易所里买过的“OMG币”吗?怎么变成路边摊的收款码了?

1. 泰国街头的“OMG支付”:炒河粉摊的新选择

老板叫阿杰,穿件印着“泰式炒河粉”的红色T恤,擦了擦手跟我聊起来。他做了五年街头生意,最头疼的就是收现金:“每天晚上数钱要数半个小时,有时候收到假钞,一天就白干了。”后来他的侄子给介绍了OmiseGO的支付终端,“就是个小盒子,连个二维码,顾客扫一下,不管用OMG币还是泰铢,我都能实时收到钱,手续费才0.5%,比银行收的1.5%划算多了。”

我凑过去看他的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最近的收款记录:150泰铢(OMG支付)、200泰铢(现金)、180泰铢(OMG支付)。“现在年轻人都喜欢用这个,尤其是背包客,他们身上没多少现金,用加密货币付很方便。”阿杰指着旁边几个正在吃河粉的外国游客,“你看那几个德国人,昨天就用OMG付的,说比换汇麻烦。”

我试着用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选了“OMG币支付”,输入金额150泰铢,确认后不到两秒,阿杰的手机就响了:“到账了!”他笑着说,“比微信支付还快吧?”我看着手里的河粉,突然觉得加密货币不是什么遥远的东西,它就在我眼前的碗里。

2. 菲律宾跨境转账:打工者的“及时雨”

如果说泰国的线下支付是“小试牛刀”,那菲律宾的跨境转账就是OMG币的“大显身手”了。我有个朋友小琳,在新加坡做护士,每个月要给菲律宾老家的妈妈寄钱。之前她用银行转账,“手续费要收20新币,差不多100块人民币,还要等3天才能到账,有时候妈妈急用钱,比如上次生病,我转了钱,结果第三天才能拿到,差点误了大事。”

后来她听同事说OmiseGO可以跨境转账,就试了一次:“我把新加坡元换成OMG币,转到妈妈的Omise钱包里,妈妈直接就能换成比索,手续费才1新币,10分钟就到了。”小琳说,“上次妈妈发烧,我早上8点转的钱,中午12点她就拿到去医院了,医生说再晚一点就麻烦了。”

我问她“安全吗?”她翻出手机给我看交易记录:“每一笔都有记录,区块链上能查到,比银行还靠谱。而且妈妈不用去银行排队,在家用手机就能换钱,对她来说太方便了。”

加密货币的“正确打开方式”:解决普通人的小问题

其实我之前对加密货币的印象也不好,觉得就是炒来炒去的“数字游戏”,直到遇到阿杰和小琳的故事,才明白它的价值在哪里。OMG币没有搞什么“高大上”的概念,就是解决了普通人的小问题:老板不用数假钞,打工的人能及时给家里寄钱,游客不用换汇麻烦。

有人说“加密货币没用”,但我觉得,能解决小问题的东西,才是最有用的。就像阿杰说的:“不管是什么币,能让我生意好做一点,就是好币。”小琳也说:“能让我妈妈及时拿到钱,就是好东西。”

下次再有人跟我聊加密货币,我不会再跟他说“行情怎么样”,而是会跟他讲阿杰的炒河粉摊,讲小琳给妈妈寄钱的事,告诉他:“你看,加密货币不是在交易所里涨涨跌跌的数字,它已经走进了东南亚的街头巷尾,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里。”

对了,那天我用OMG付了炒河粉的钱,阿杰还多送了我一杯冰红茶,说:“第一次用加密货币支付的顾客,都有小礼物。”我拿着冰红茶,看着考山路的人来人往,觉得阳光都比之前更暖了——原来加密货币也可以这么有温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上午4:28
下一篇 2025年7月11日 上午5: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