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ther 挖角汇丰、美银喊单 5000 美元:代币化黄金的“东升西落”时刻

币搜网报道:

当美国银行(BoA)发布报告,将 2026 年的黄金目标价锚定在 3000 乃至 5000 美元时,大洋彼岸的香港,一场围绕黄金本身的金融基建革命,正借这股预期“东风”全速推进。

2025 年 11 月,两个看似独立却极具关联的新闻点燃了 RWA(现实世界资产)赛道: 一是汇丰银行在香港推出的黄金代币仅两个月交易额突破 10 亿美元,传统老钱展示了惊人的统治力; 二是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 Tether,被曝正在重金“挖角”汇丰的顶级贵金属交易员,试图巩固其 XAUT(Tether Gold)的霸主地位。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理财产品的成功,而是一场围绕下一代黄金投资工具主导权的竞赛。

 “避风港”变拥挤 

为什么黄金在这个周期如此重要?

美国银行策略师迈克尔·维德默团队指出,尽管金价已处于高位,但机构依然“投资不足”。在全球债务高企、地缘政治碎片化的背景下,黄金正在从一种“防守型资产”转变为一种“结构性刚需”。

然而,传统的黄金投资方式——无论是实物金条的交割与储存,还是黄金 ETF 在传统交易时段外的流动性局限——都已无法完全满足全球资本对效率和灵活性的需求。

“最适合上链的资产,反而是黄金。”

连加密圈最顽固的批评者、“黄金教父” Peter Schiff 近期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在采访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在金本位下过了上千年,而区块链技术,恰恰能以极低的成本、透明的方式,解决物理黄金难以分割和移动的痛点。

这就是代币化黄金爆发的底层逻辑:它不是为了炒作,而是为了让“最古老的货币”适应“最现代的网络”。

香港的野望:成为新枢纽 

在这场升级中,香港并没有选择做一个旁观者。

李家超特首提出的“三年超越 2000 吨黄金仓储”目标,是一个极具深意的信号。在 RWA 的逻辑里,谁掌握了底层资产的托管,谁就掌握了链上资产发行的咽喉。

数据已经验证了香港策略的有效性:

  • 汇丰破局: 10 亿美元交易额、10 万笔交易。这证明了在合规监管框架下,亚洲零售资金对于“链上黄金”有着巨大的胃口。

  • 门槛降低: 相比于 DeFi 协议的高认知门槛,以港元计价、银行背书的模式,成功打通了 RWA 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香港正在构建一个“前店后厂”的新模式:后面是庞大的实物黄金储备库,前面是基于区块链的高效分发网络。

巨头博弈:Tether 的反击与融合 

市场的另一端,原生的加密巨头们嗅到了危险,也看到了机会。

CoinGecko 数据显示,代币化黄金板块总市值近期已突破 4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作为领头羊,Tether 的 XAUT 市值已突破 20 亿美元,且储备了超过 37.5 万盎司的实物黄金。

这里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Tether 近期从汇丰银行挖来了全球金属交易主管 Vincent Domien。

这一动作充满了象征意义——Web3 原生巨头正在向传统金融“借脑”,补足其在实物大宗商品领域的专业短板;而传统金融巨头(如汇丰)则在利用其牌照和信誉优势,反向渗透 Web3 市场。

这种“双向奔赴”与“激烈交锋”,恰恰说明了代币化黄金已不再是边缘实验,而进入了主流金融的主战场。

当汇丰开始售卖区块链上的黄金,当 Tether 的金库里堆满了实物金条,我们看到的是新旧金融体系在黄金这一古老资产上的融合与接轨

在 5000 美元的金价预期面前,涨幅或许是诱人的;但更长远的价值在于,我们正在见证“数字金本位”基础设施在东亚的重构。

这一次,香港站在了潮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11月25日 下午6:54
下一篇 2025年11月25日 下午6:54

相关推荐

风险提示:理性看待区块链,提高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