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选区块链钱包却被“去中心化”“中心化”搞懵?本文结合个人买币经历,用“便利店存零钱”vs“自己买保险柜”的比喻讲清两者核心区别——谁管钱、安全谁负责、用起来方不方便,再给你按场景选钱包的实用建议,看完再也不用对着APP犯愁!
去年我第一次买比特币,盯着手机里五六个钱包APP翻来覆去看:“去中心化”“私钥自持”这些词跟外星文似的,选哪个不会把刚买的0.01个比特币搞丢啊?后来踩了次小坑才反应过来——这俩钱包的区别,其实就是“你把钱交给别人管”和“你自己管钱”的事儿,跟平时存零钱的方式一模一样。
先说说中心化钱包,我愿称之为“小区便利店款”。就像你把零钱存到小区门口便利店老板那,老板给你张卡,你买烟买水直接刷这张卡,不用带现金,特方便。我之前用的某大交易所的钱包就是这类型:充币的时候直接复制交易所地址,点一下“充币”就到账;提币的时候输入地址,等个10分钟就到了;甚至还能直接在钱包里买币卖币,跟用微信支付买奶茶似的顺手。
但去年有次交易所维护,我急着把币提出来换钱,结果点了“提币”按钮,系统提示“维护中,暂停提币”。我盯着屏幕愣了半天——合着这钱不是“我的”?是存在人家服务器里的,人家说不让动就不让动。后来跟老鸟朋友吐槽,他说:“这就是中心化的通病,你用人家的钱包,就得听人家的规矩。”
再说说去中心化钱包,这就是“自己买保险柜款”。就像你花几百块买了个保险柜,把钱锁在里面,钥匙只有你有,就算便利店倒闭了,你还有钥匙能打开保险柜拿钱。我现在用的某开源钱包就是这类型:注册的时候会生成一串12个单词的助记词,人家反复提醒“一定要抄下来,丢了就找不回钱了”。我当时抄在笔记本上,藏在抽屉底下,跟藏存折似的。
上次换手机,我忘了把钱包APP的助记词备份到新手机,结果打开新手机的钱包,里面啥都没有。我急得半夜翻旧手机,翻了半个小时才找着旧手机里的助记词,赶紧导入新手机,看着里面的币又回来了,我坐在沙发上出了一身冷汗。朋友笑话我:“这就是去中心化的代价,自由归你,但责任也归你。”
其实把两者的区别掰碎了说,就三点:
1. 谁管钱?中心化钱包是平台管你的钱(就像便利店老板管你的零钱),去中心化钱包是你自己管钱(就像你自己管保险柜钥匙)。
2. 安全谁负责?中心化钱包如果被黑客攻击,平台会赔你(就像便利店被盗了,老板赔你钱);但如果是你自己把密码泄露了,平台可不管。去中心化钱包如果被黑客攻击,只要你没泄露私钥,钱就不会丢(就像保险柜没被撬,钱就还在);但如果是你自己把私钥丢了,就算找警察也没用。
3. 用起来方不方便?中心化钱包跟平时用的APP一样,点几下就搞定(就像刷微信支付);去中心化钱包得自己备份助记词、输入私钥,麻烦点(就像每次开保险柜都得找钥匙)。
那该怎么选呢?我总结了几个场景,你对号入座就行:
· 如果你是刚入门的小白,平时就买个比特币、以太坊玩玩,不想操心私钥、助记词这些事儿,选中心化钱包准没错。比如某交易所的钱包,用起来跟支付宝似的,适合新手练手。
· 如果你是老鸟,手里有不少币,或者注重隐私,不想让平台知道你有多少钱,那就选去中心化钱包。比如某开源钱包,虽然得自己备份助记词,但安全感强,就像把钱藏在自己家里,放心。
· 如果你又想方便又想安全,可以两者结合。把大部分币存在去中心化钱包里(就像把大部分钱存银行定期),小部分放在中心化钱包里用来交易(就像把零钱放在口袋里),这样既安全又方便。
最后跟你说个小秘密:我现在把90%的币存在去中心化钱包里,就像把存折藏在床垫底下,虽然每次取的时候得找钥匙,但晚上睡觉踏实;剩下的10%放在中心化钱包里,用来偶尔炒个短线,就像把零钱放在口袋里,花起来方便。
对了,不管选哪种钱包,都得记好私钥或者助记词!我上次差点把助记词搞丢,现在每天睡前都要检查一遍笔记本在不在抽屉里,跟强迫症似的。毕竟,在区块链世界里,私钥就是你的“钱袋子钥匙”,丢了可就真的丢了——就算你哭着找客服,人家也帮不了你!
其实选钱包就像选生活方式:有人喜欢被照顾(中心化),有人喜欢自己掌控(去中心化)。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你说是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