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结合作者在东南亚的亲身经历,聊聊OMG币(OmiseGO)在当地的实际应用——从曼谷街头小摊贩用它收冰茶钱,到中泰跨境转账的真实案例,用轻松的口语化风格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让你看懂OMG币不是“空气币”,而是真的能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
去年夏天我在曼谷考山路瞎逛,太阳晒得人直冒汗,想找家小摊子买杯泰式冰茶。掏出手机刚要扫支付宝,老板阿P却笑着指了指收银台的二维码:“妹妹,用OMG呗,比支付宝还快!”我盯着那个印着“OmiseGO”标志的二维码愣了三秒——这不是我两年前在交易所买过的“炒币”吗?怎么跑到街头当支付码了?
阿P今年30岁,卖了五年冰茶,以前每天收现金都要数到手指疼,还总担心收到假币。去年有个做程序员的侄子给她推荐了OMG的支付APP,说“不用绑银行卡,扫一下就到账”。她抱着“反正不花钱”的心态试了试,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客人用OMG付100泰铢,我这边一秒就收到,手续费才0.05泰铢,比微信支付宝的0.5泰铢便宜十倍!”她边说边翻手机给我看交易记录,屏幕上一串“OmiseGO Payment”的条目,日期从上个月到今天,密密麻麻的。
我当时好奇,问她:“你不怕这个币贬值吗?”阿P笑着摆手:“我每天收的OMG都会换成泰铢,当天就提现存银行,根本不囤。有时候币价涨了,我还能多赚点差价——比如昨天收了0.02个OMG,今天换成泰铢比昨天多了15铢,够买杯奶茶了!”说完她递过来一杯冰茶,加了双倍浓缩,说“算我请你的,用OMG付的话,我还能赚点手续费呢!”
后来我去清迈逛夜市,发现好多卖手工皂、银饰的小摊都挂着OMG的标志。有个卖银饰的阿姨,戴着眼罩(估计是夜市灯光太亮),跟我说她儿子在曼谷做区块链工作,教她用OMG收款。“以前外国人买东西,要换泰铢,麻烦得很。现在他们直接转OMG,我收到后可以换成泰铢,也可以留着等涨。”她举着手机给我看,“你看,昨天有个美国人买了个项链,给了我0.01个OMG,今天换成泰铢,比直接收现金还多赚了20铢!”
最让我意外的是跨境转账。我有个朋友小琳,在曼谷做导游,每个月要给国内的妈妈打5万泰铢生活费。以前用银行转账,手续费要收1%(500泰铢),还要等2-3天。后来她用OMG试了一次:先把泰铢换成OMG(在当地的加密货币交易所“Bitkub”买的),然后转到妈妈的OMG钱包(国内用“欧易”就能收),妈妈再换成人民币,全程只用了15分钟,手续费才5泰铢!“比银行快多了,而且省下来的手续费够妈妈买斤排骨了。”小琳笑着说,“现在我身边的导游朋友都在用,有的还把钱换成OMG存着,说等涨了再卖。”
我后来查了下,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支付环境其实很“原始”——比如泰国,还有30%的人没有银行账户;菲律宾,跨境转账的手续费高达5%以上。而OMG不需要银行账户,只要有手机就能用,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区块链技术点对点转账,没有中间银行赚差价,所以手续费低、速度快。就像阿P说的:“不管是什么高科技,能让我生意做好、钱赚得轻松的,就是好东西。”
这次东南亚之行,彻底改变了我对加密货币的看法。以前我觉得“币”就是用来炒的,涨涨跌跌跟普通人没关系。但看到阿P用OMG收冰茶钱,小琳用它给妈妈打钱,我才明白:真正有价值的区块链项目,不是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空气币”,而是能解决普通人生活问题的工具。
下次你去东南亚旅游,不妨试试用OMG付账——说不定能遇到像阿P这样的老板,跟你聊两句关于“币”的故事,比炒币有意思多了!对了,记得提前下载个OMG的钱包APP(比如“OmiseGO Wallet”),换点OMG在里面,不然到了街头想付都付不了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