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区块链世界里“最自律的稳定币”,DAI的稳定不是靠公司背书,而是靠代码里的“抵押-清算”逻辑撑起来的。我用一年多的使用经历,结合差点被清算的“社死现场”,帮你拆解它为什么能稳在1美元,以及那些藏在代码里的“小心机”。
去年夏天我第一次买DAI,是为了抄底某款NFT——那时候市场暴跌,我怕手里的ETH再跌,就换成了号称“稳如老狗”的DAI。结果盯着钱包里的数字看了半小时,它真的一动不动,比我家楼下卖了十年的煎饼果子价格还稳。我当时就好奇:这玩意儿既没有银行背书,也没有公司兜底,凭什么能稳?
直到后来我帮朋友处理“清算预警”,手忙脚乱转ETH的时候,才真正搞懂DAI的“稳定密码”——它的稳,是靠一套“自己管自己”的机制,像个带了“紧箍咒”的自律宝宝。
1. DAI不是“印”出来的,是“押”出来的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借点钱应急,得把手机/电脑押给朋友,等有钱了再赎回来?DAI的诞生逻辑差不多,只不过“押”的是区块链上的资产(比如ETH、BTC),“借”的是DAI。
比如我有10个ETH,当前价格是1万美金一个,那我可以把这10个ETH“锁”在DAI的系统里(叫“抵押池”),然后借5万美金的DAI出来——注意,不是借10万,是借5万,这就是“超额抵押”(押的比借的多)。
为什么要多押?举个例子:如果我押10万的ETH借10万的DAI,万一ETH跌了10%,变成9万,那我的抵押品就不够还10万的DAI了,这时候DAI就会“贬值”(因为没人愿意要不值钱的借据)。所以系统强制要求,你押的钱必须比借的多,比如当前要求抵押率至少150%(也就是借1万DAI,得押至少1.5万的资产)。
2. 差点被清算的“社死现场”:DAI的“止损开关”
今年春天有次我在地铁上刷手机,突然收到钱包提示:“你的抵押率已降至140%,请尽快补充抵押品!”我吓得手都抖了——因为前一天晚上ETH暴跌了25%,我押的10个ETH从10万变成了7.5万,而我借了5万DAI,这时候抵押率变成了7.5万/5万=150%?不对啊,怎么会到140%?
后来才搞明白,系统的“预言机”(等下会说)会实时更新ETH的价格,而我押的ETH价格是按“最新市场价”算的。那天早上ETH又跌了一点,刚好到140%的“预警线”(低于150%就会预警,低于120%就会被清算)。
我赶紧从另一个钱包转了2个ETH进去,抵押率才回到160%。朋友笑我:“你这是差点把ETH‘卖’给系统了。”其实清算流程很简单:如果你的抵押率低于120%,系统会自动把你押的ETH卖掉一部分,用来还你借的DAI,直到抵押率回到150%以上。
比如我借了5万DAI,押了10个ETH(1万/个),后来ETH跌到8000/个,抵押率变成8万/5万=160%,还没到预警线;如果跌到7000/个,抵押率是7万/5万=140%,预警;如果跌到6000/个,抵押率是6万/5万=120%,这时候系统会卖掉你1.67个ETH(60001.67≈1万),还掉1万DAI,剩下的4万DAI对应的抵押品是8.33个ETH(60008.33≈5万),抵押率回到5万/4万=125%?不对,等下,其实清算的目的是让抵押率回到150%,所以具体公式可能有点复杂,但核心逻辑是:用卖抵押品的钱,把你借的DAI还一部分,让剩下的抵押品足够覆盖剩下的DAI。
我那朋友就是因为没及时看预警,结果被清算掉了2个ETH,后来他说:“那天我正在吃火锅,手机响了,一看钱包,ETH少了,DAI也少了,差点把火锅汤洒在衣服上。”
3. 系统的“眼睛”:预言机为什么能决定DAI的生死?
刚才说的“实时价格”,其实是靠“预言机”(Oracle)来获取的。预言机就像系统的“眼睛”,它会从多个交易所(比如Coinbase、Binance)获取ETH的价格,然后取一个平均值,传给DAI的系统。
为什么要从多个交易所取?因为如果只从一个交易所取,万一那个交易所被黑客攻击,或者有人操纵价格,系统就会“被骗”。比如有人在某个小交易所把ETH价格拉到10万,预言机如果只取这个价格,那我押1个ETH就能借6.6万DAI(10万1/1.5≈6.6万),等我借了DAI之后,再把ETH价格打回1万,这时候我的抵押率变成1万/6.6万≈15%,系统肯定会清算,但我已经把DAI转走了,这样就会让DAI的系统亏大钱,进而导致DAI贬值。
所以预言机的“多源数据”和“去中心化”很重要——DAI用的是Chainlink预言机,它从几十个交易所取数据,然后用算法过滤掉异常值,这样得到的价格才靠谱。
我有次跟一个程序员朋友聊预言机,他说:“预言机是区块链世界的‘翻译官’,把现实世界的信息(比如价格)翻译成代码能懂的语言。如果翻译官撒谎,整个系统都会乱套。”
4. 比USDT靠谱?DAI的“去中心化”到底好在哪?
很多人会拿DAI和USDT比,说DAI更靠谱,因为USDT是中心化的(由Tether公司发行),而DAI是去中心化的(由代码和社区管理)。
举个例子:如果Tether公司倒闭了,或者被监管冻结了资产,那么USDT可能就变成一堆数字,没人认了;但DAI不一样,它的抵押品都在区块链上,是公开透明的,任何人都可以查——你可以去Etherscan上看DAI的抵押池里有多少ETH、BTC,甚至可以算一下每个DAI对应的抵押品价值。
我有个做投资的朋友,从来不用USDT,只用来DAI,他说:“USDT就像你把钱存在朋友那里,朋友说‘我帮你保管’,但你不知道他有没有把钱花了;DAI就像你把钱存在一个透明的箱子里,箱子上有把锁,只有你能打开,而且所有人都能看到箱子里有多少钱。”
结尾:DAI的稳,其实是“自律”的结果
现在我再用DAI的时候,再也不会盯着数字犯嘀咕了——我知道它的稳,不是靠运气,而是靠一套“抵押-清算-预言机”的闭环机制,像个自律的孩子,不管外面的市场怎么闹,它都守着1美元的底线。
其实做人也一样,想要“稳定”,就得有自己的“抵押机制”:比如多学一门技能,多存点钱,这样不管遇到什么变故,都能像DAI一样,稳得住。
对了,最后提醒一句:虽然DAI很稳,但抵押资产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风险——如果ETH暴跌超过50%,你的抵押品可能会被清算掉大部分,所以千万不要押太多!我那朋友就是因为押了90%的ETH借DAI,结果遇到暴跌,差点把本金亏光。
好了,关于DAI的机制,我就说到这儿了。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问我——毕竟,我也是个差点被清算的“过来人”。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