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用轻松的口语化风格,结合个人投资经历,拆解山寨币与主流币(比特币/以太坊)的本质区别——前者像“蹭热点的网红”,后者是“有扎实根基的老品牌”;并对比两者投资逻辑:主流币是“长期稳赚的饭钱”,山寨币是“偶尔玩一把的彩票”,帮你搞懂币圈投资的“稳”与“险”。
先跟你唠个我早年的糗事——18年牛市尾巴,我被朋友拉着买了个叫“XX星球”的山寨币。当时群里天天发“项目方是谷歌前工程师”“下个月上三大交易所”的消息,我看着K线从0.1元涨到0.5元,脑子一热投了3000块。结果没过两周,项目方突然“失联”,币价直接跌到0.001元,我那点钱瞬间变成了“数字垃圾”,连提币都提不出来。后来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没实际应用,就是个“空气币”——这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山寨币和主流币,真不是“名字差个前缀”那么简单。
本质区别:主流币是“地基”,山寨币是“上面的泡沫”
我后来琢磨明白,比特币和以太坊能成为“主流”,核心是它们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就像现实里的“黄金”和“手机系统”:
– 比特币:相当于“数字黄金”。全世界就2100万个,挖完就没了,这叫“稀缺性”。而且它是区块链的“鼻祖”,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圈子,大家都认可它的价值——就像黄金,不管你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知道它值钱。我19年买了0.1个比特币,当时才7000美元,现在虽然跌了点,但至少不会像山寨币那样“归零”。
– 以太坊:相当于“区块链的操作系统”。你用手机的时候,需要系统才能装微信、抖音;以太坊就是这样的“系统”,上面能装NFT、DeFi(去中心化金融)这些应用。比如去年火的“无聊猿”NFT,就是在以太坊上发行的;还有很多人用的“ Compound ”借贷平台,也得靠以太坊运行。应用越多,以太坊的“用处”就越大,价值自然就涨了。
那山寨币呢?大部分都是“蹭热点的模仿者”。比如比特币涨了,就出个“XX比特币”,说“比比特币快10倍”;以太坊火了,就出个“XX以太坊”,说“手续费比以太坊低”。但这些“创新”根本没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有些连“代码”都是抄的。就像我之前买的“XX星球”,宣传得天花乱坠,其实就是个“空壳”,靠拉人头炒作起来的——等炒作的人跑了,币价就崩了。
投资逻辑:主流币是“饭钱”,山寨币是“彩票”
我现在投资币圈,把钱分成了两部分:
– 主流币:占80%,当“长期饭钱”。比如比特币和以太坊,我买了之后就放在钱包里,不管短期涨跌都不卖。为什么?因为它们的价值是“稳定增长”的——比特币每年都在“减半”(挖币奖励减少),稀缺性越来越高;以太坊每年都有新的应用上线,生态越来越完善。就像你买了套市中心的房子,不管房价短期跌多少,长期肯定会涨,因为“有人需要它”。
– 山寨币:占20%,当“偶尔玩一把的彩票”。比如狗狗币、SHIB这些“MEME币”(表情包币),我只会用零花钱买一点。为什么?因为它们的涨跌幅太大了——去年狗狗币从0.005美元涨到0.7美元,涨了140倍,但没过多久又跌回0.05美元。这种投资就像“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很低,但一旦中了,就能赚点零花钱;就算输了,也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我有个朋友,去年把全部积蓄都投了个叫“XX元宇宙”的山寨币,说“要赚100倍”,结果现在币价跌了99%,连房租都交不起了。我跟他说:“山寨币就像网恋,看起来美好,奔现可能翻车;主流币像老夫老妻,虽然平淡,但踏实。”他现在也开始买比特币了,说“至少睡觉踏实”。
最后想说:投资币圈,先搞懂“稳”和“险”
其实我现在回头看,币圈里真正能长期赚钱的人,都是“稳”字当头的。比如我认识的一个老韭菜,从13年就开始买比特币,不管牛市熊市都不卖,现在已经赚了几十倍了。而那些天天追“十倍币”“百倍币”的人,要么亏得精光,要么赚了点就跑了,根本没赚到大钱。
总结一下吧:
– 如果你想“稳”,就买主流币(比特币/以太坊),把它当成“数字资产”,长期持有;
– 如果你想“玩”,就用零花钱买山寨币,别把全部积蓄投进去,不然可能会“血本无归”。
毕竟,投资的本质是“赚钱”,而不是“赌钱”——你说对吧?
对了,最近我又买了点以太坊,因为听说它要“升级”(合并到PoS),手续费会更低,应用会更多。反正我打算放个三五年,看看能不能给我儿子赚点学费——毕竟,“稳”比“快”更重要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