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2016年那个夏天,我在新加坡的公寓里,盯着电脑屏幕上以太坊的交易数据,手心里全是汗——DAO被黑客薅走了5000万美元的ETH,整个币圈都炸锅了,我当时重仓的ETH瞬间跳水,差点把那年的利润全吐回去。说实话,那天我和几个老韭菜朋友打电话,声音都在抖,有人喊着“赶紧清仓”,有人说“这是阴谋”,我坐在那儿,脑子一片混乱,毕竟那时候以太坊才火起来,谁也没想到智能合约能出这么大的篓子。
你看啊,当时DAO是以太坊上的一个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用智能合约管理资金。我当时觉得这玩意太酷了,代码即法律,完全透明,就把一半的加密货币资产都换成了ETH,想着跟着DAO的项目赚一波。结果黑客利用智能合约里的递归调用漏洞,一点点把钱转移走。我记得那天晚上,以太坊的价格从20多美元直接跌到15,我盯着K线图,心里一直在打鼓:到底是技术漏洞,还是项目方的锅?要不要割肉?
后来我才慢慢想明白,公链的安全漏洞啊,其实分好几种。像DAO这种属于智能合约漏洞,就像你家的门锁设计有问题,小偷顺着猫眼就能开门。还有共识机制的漏洞,比如早期的一些小公链,节点少,容易被51%攻击,我2014年就踩过一个不知名公链的坑,节点被黑客控制,整个链都瘫痪了,我的币直接变成空气。还有节点本身的安全,比如节点服务器被入侵,私钥被盗,这就像银行的柜员把客户密码卖了,钱肯定要丢。
从DAO事件之后,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买任何公链项目的代币前,先扒它的智能合约审计报告。有一次,一个新公链项目找我路演,PPT做得花里胡哨,说自己TPS多高多牛。我让团队把他们的合约代码要过来,找了个白帽黑客朋友帮忙看,结果发现转账逻辑里有个溢出漏洞,稍微动点手脚就能无限增发代币。你猜怎么着?我当场就拒了,后来那个项目上线三个月就被黑客攻击,代币直接归0。说实话,那次要是没仔细看,我可能又要栽跟头。
现在的公链项目学聪明了,很多都搞漏洞赏金计划,比如以太坊、Polygon这些,给白帽黑客奖励,鼓励他们找漏洞。但还是有漏网之鱼,就像去年的跨链桥攻击,好多项目的跨链合约没做足够的安全验证,黑客通过伪造交易就把钱提走了。我有个朋友,在某跨链项目里存了100万U,结果那天早上起来,钱没了,项目方说合约被攻击,只能自认倒霉。所以啊,咱们实话实说,公链的安全永远是个动态的战场,没有绝对安全的项目,只有相对靠谱的团队和技术。
投资这行,就像在雷区里找金子,公链的安全漏洞就是那些看不见的雷。你永远不知道哪一脚会踩响,但多听听社区的技术讨论,看看审计报告的细节,总比闭着眼睛往前冲强。说到底,保住本金,才能在这个市场里活得更久,你说是不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