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贬值了,美国农民的玉米卖得更好了吗?

美元汇率贬值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其实藏在农民的账本里、超市的价签上,甚至海外消费者的购物车里。当美元变“便宜”,美国玉米、大豆这些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凸显,海外买家愿意多买;但进口化肥、农机零件的成本也会跟着涨,农民得在“卖得贵”和“买得贵”之间算笔细账,日子像坐过山车似的,甜里带点酸。

去年夏天我去爱荷华州找大学同学迈克玩,他爸汤姆是种了三十年玉米的老农民。中午在院子里吃烤肋排,汤姆举着冰啤酒拍着大腿说:“丫头,你说邪乎不?最近美元跌得跟我家后院的番茄藤似的,我这玉米卖去中国倒赚了点,但买化肥的钱也涨了,比去年多花了整整一头牛的钱!”

我当时没太懂,直到迈克翻出他爸的账本——去年1吨玉米卖1000美元,换成人民币是7000块(当时1美元=7人民币);今年美元贬到1:6.8,同样卖1000美元,换成人民币是6800块?不对啊,这不是赚少了吗?汤姆笑着摇头:“傻丫头,是中国买家花的钱少了!原来他们买1吨要7000块,现在只要6800,觉得划算,就多买了15%的订单。我这100亩地的玉米,今年出口量比去年多了两车,算下来比去年多赚了两万美金!”

哦,原来美元贬值的“好处”,是让海外买家觉得美国农产品“变便宜了”。就像我在东京开超市的朋友说的,最近美国大豆油卖得特别火——原来1升要150日元,现在日元兑美元升值,只要140日元,日本家庭主妇推着购物车往车里塞,嘴里还念叨:“美国油比本土的还便宜,不买亏了!”

但汤姆的烦恼也不少。他指着院子里的拖拉机说:“你看这玩意儿,零件是德国的,原来换个齿轮要200美元,现在美元贬了,得花210美元才能买到。还有加拿大的化肥,去年1吨200美元,今年涨到220,我这50吨化肥,多花了1000美元!”说着他翻开账本,用手指戳着数字:“卖玉米多赚了两万,买化肥和零件多花了五千,净赚一万五,比去年强点,但也没想象中那么美。”

迈克补充说:“还有巴西的大豆呢,去年天气好,产量高,价格比美国的还低,中国买家就转买巴西的了,我爸的订单少了点。所以啊,美元贬值不是万能的,还得看天气、看其他国家的产量,跟打仗似的,得盯着好多事儿。”

那天晚上,我坐在汤姆家的门廊上,看着远处的玉米地,风里飘着玉米的香气。汤姆拿着手电筒照向地里,说:“丫头,你知道不?农民的日子,就像这玉米地,得靠天,得靠市场,还得靠汇率。美元贬了,我高兴;但要是贬得太狠,化肥涨得太厉害,我也得皱眉头。不过啊,不管怎么变,玉米总得接着种,日子总得接着过,不是吗?”

回来之后,我再看新闻里说“美元汇率贬值”,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了。它是汤姆手里的玉米种子,是东京超市里的大豆油价签,是中国买家的订单,是农民账本上的加减号。原来经济问题从来都不是抽象的,它藏在每个人的生活里,藏在每一粒玉米、每一滴油里。

就像汤姆说的:“汇率这玩意儿,就跟天气一样,有时候帮你,有时候坑你,但农民嘛,总得学着跟它打交道。”嗯,想想也是,不管美元怎么变,玉米还得接着长,日子还得接着过,不是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

(0)
上一篇 2025年7月17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5年7月17日 下午3: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