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搜网报道:哎,2019年那个牛市尾巴,我差点栽在TRX(波场)的追高上,现在想起来都冒冷汗。当时市场疯传孙宇晨要和某巨头合作,我看着行情软件里的K线一路飙红,手贱就梭了一半仓位,结果第二天就被埋了,亏了辆特斯拉Model 3的钱。
那是2019年夏天,北京的办公室空调开得贼冷,我盯着电脑屏幕,社群里全是“波场要起飞”的消息,有人贴出波场链查询的截图,说链上转账量暴涨,地址活跃度创历史新高。我当时脑子一热,觉得这就是“聪明钱”进场的信号,毕竟链上数据不会说谎嘛。
说实话,我当时根本没仔细看波场链查询的细节——那些转账地址里,有多少是鲸鱼在倒手?有多少是项目方自己的钱包?我只看到“转账量”“活跃度”这些数字就冲了。按下买入键的时候,心跳得跟打鼓似的,还幻想能复制2017年的暴富神话,现在想想,就是典型的“FOMO(错失恐惧)”上头了。
后来套牢了,我才静下心来研究波场链查询工具。你看,这工具其实挺好用的,能查地址持仓、转账路径、合约交互,但我当时只看了表面数据。比如那些暴涨的转账,很多是项目方在做市值管理,把代币从冷钱包转到交易所,制造“大资金进场”的假象。说白了,链上数据得结合场景分析,不能光看数字就冲动。
现在我带团队做研究,都会要求先用波场链查询筛一遍项目。比如看某个代币的持仓分布,如果前10个地址占了90%的流通量,那就是高度控盘,碰都别碰。还有合约调用的频率,如果突然出现大量“approve”授权,很可能是黑客在钓鱼,得赶紧撤。
去年有个项目,白皮书吹得天花乱坠,社群热度也高。我让实习生查波场链,发现项目方的钱包在上线前就转了50%的代币到交易所,这明显是准备砸盘收割。咱们实话实说,要不是那次追高的教训,我可能又会被“故事”迷惑,忽略链上的危险信号。
投资这玩意,最后比的不是谁更快知道消息,而是谁更会用工具、更能克制自己。就像波场链查询,它是把手术刀,但拿手术刀的人得清醒,别被自己的贪婪蒙蔽了眼睛。你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名誉权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合法权益!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qklwk88@163.com,本站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处理回复